涂朱抹粉吐芳馨,倚架依阑承露新。
腻白妖红谁不惜,樽前莫负插花吟。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蔷薇的诗。蔷薇是女子们喜爱的花,诗人借咏蔷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思。首句写蔷薇的艳丽和芳香,第二句写蔷薇的娇美和新鲜,第三句写蔷薇的多情和娇媚,第四句写对蔷薇的怜惜,并劝慰友人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参考译文】

红艳艳的花朵涂上了胭脂粉,倚在架子上依傍栏干吐露芳馨。

娇嫩的花瓣白得腻人,鲜艳的花朵红得像妖娆。谁忍心吝惜它们呢?酒筵前莫要辜负了插花吟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蔷薇的诗。蔷薇是女子们喜爱的花,诗人借咏蔷薇来抒发自己的情思。首句写蔷薇的艳丽和芳香,第二句写蔷薇的娇美和新鲜,第三句写蔷薇的多情和娇媚。第四句写对蔷薇的怜惜,并劝慰友人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全诗以咏物起兴,托物寄意,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蔷薇”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它象征着美丽、纯洁和芬芳。诗人以“涂朱抹粉吐芳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蔷薇的色泽和香气;而“倚架依阑承露新”,则又写出蔷薇的娇态与清新。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蔷薇的美丽,同时也暗寓了诗人的情感。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将焦点转向了蔷薇的本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蔷薇娇美的外形,“腻白妖红谁不惜?”这句看似直述蔷薇之美丽,实际上却蕴含着诗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因为蔷薇的美丽,是诗人所钟爱的,所以诗人才会“怜惜”它;同时,诗人还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因为“谁不惜”也正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无奈,只能暗自怜惜,不能言说。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用“樽前莫负”四字点明了主题,告诫友人不要辜负眼前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这首诗向朋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希望对方能够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错过这份难得的爱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人巧妙地将咏物与抒怀相结合,通过细腻地描绘出蔷薇的娇美,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蔷薇的赞美,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