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竹相通涧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
一钩明月轩窗上,攲枕藤床独自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以及诗中所运用的典故等。同时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分析。
“剖竹相通涧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意思是:山间小路旁的竹子劈开后,可以通到涧边,水声潺潺地流进酒樽。此句是写景,描写了竹林小径通向山泉,泉水潺潺,清澈见底,诗人邀请山色入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钩明月轩窗上,攲枕藤床独自眠。”意思是: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轩窗之上,我斜倚着藤床入睡。此句是说诗人独自一人在轩窗上赏月,倚着藤床入梦。
全诗通过对幽静的山林中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独居深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答案】
诗句释义:山间小路旁的竹子劈开后,可以通到涧边,水声潺潺地流进酒樽。诗人独自一人斜倚着藤床入梦。
译文:
竹林旁边有一条山路通向溪涧,山泉潺潺流入我的酒杯中。
我斜靠在藤床上仰望天上的月亮,独自在山野中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以淡笔勾勒出山间的清幽,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寄情自然的情怀。诗的前两句写景,用“剖竹”“山色”写出环境的清幽,“轩窗”“明月”“一钩”等词语渲染出宁静的氛围,表现出诗人闲适的情趣。最后一句写自己独自入睡的情景,突出了诗人独处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