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乘兴不辞遥,行尽苏堤过断桥。
白发老翁依古柳,相逢挥泪说前朝。

【注释】:

杖藜:拄着拐杖步行。

苏堤:即苏州的护城河,位于杭州西湖西北。

断桥:在西湖白堤西端,为苏东坡题诗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旧时游杭的感慨之作。首句“杖藜乘兴不辞遥”,表明了诗人游杭的目的,是来乘兴而来;“不辞”二字,则表明他并不计较路途之遥远。次句“行尽苏堤过断桥”,“苏堤”和“断桥”都是杭州名胜古迹,诗人在游览时,从这两方面经过。“苏堤”指白堤,即今天的白沙堤,长三公里。相传唐代白居易曾在杭州任知州时,疏浚西湖,使湖水通江,湖光与山色相映,景色秀丽,因此后人称西湖为“六桥烟柳”;“断桥”即今天的断桥残雪,在白堤尽头。“行尽”二字,表明诗人游览的兴致很高,没有半点勉强;“过断桥”,则进一步显示了诗人游赏西湖时的情致,他仿佛是漫步在画中一样。

第三句“白发老翁依古柳”,描绘了一个老人的形象。“白发”二字,表明这位老人年事已高,“老翁”二字,表明这位老人是老年人,但并不是真正的老年。这里用一“依”字,把这位老人与那棵柳树联系起来,似乎老人是在依靠着柳树生活似的。

第四句“相逢挥泪说前朝”,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这首诗的高潮。“相逢”二字表明了诗人和老人已经相识了,而且彼此之间十分熟络,他们相见时自然会有说不完的话;“挥泪”二字表明了他们见面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他们相见的原因也一定是很悲苦的;“说前朝”,表明他们的谈话内容是有关古代的事情,也就是前人的故事。“前朝”二字表明了他们谈话的内容是历史故事,而不是现实的事情。

【译文】:

杖手撑着拐杖去游玩兴致正高不辞远途,走完了苏堤走过了断桥。

白发老人依偎在古老的柳树上,遇到老人时我们挥手流泪说前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