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名莫学韩伯休,生子何必孙仲谋。
遥岑寸碧可人意,风月一天闲倚楼。
【注释】
避名莫学韩伯休,生子何必孙仲谋:避名,即隐居。莫学韩伯休,意指隐居山林,不要像晋代的王戎那样以“清高”自居;生子,这里指的是建功立业。何必孙仲谋,意指不要效法东汉的孙权(孙仲谋),要像晋代的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遥岑寸碧可人意,风月一天闲倚楼:岑,山势高而尖的山。一寸碧,形容山色青翠。人意,人的心意。风月,清风明月。闲倚楼,悠闲地倚着楼栏杆。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庐山时期。首联两句说,我不愿意隐居,就像晋代王戎不肯做官一样。我不要做孙权那样的君主,而是要像陶潜那样归隐自然。第二联写景,山峦起伏,一片葱茏,使人赏心悦目。第三联写情,诗人在山水之间悠闲地倚窗远望,任凭清风明月相伴。
诗中的“避名”“生子”二句,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也是他个人政治理想的体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建功立业、建功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生子何必孙仲谋”,这是对那些只顾自己功名利禄的人的一种讽刺。诗人认为建功立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理想、情操和追求,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