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十年无武功,边人岁下还耕农。
向来纷纭战争地,方今不见旌旗红。
东穷沧溟西尽蜀,道路行歌镇相续。
奇祥异瑞□莫论,但道年丰万家足。
固知至治天相之,朝廷清明本无为。
问谁始终主张是,一德享天维太师。
太师勋业青冥上,丹青已揭蓬山象。
大鸿力牧空耳闻,未似身逢真圣相。
九重日侍慈祥宫,鸡鸣问寝声融融。
人间快乐直馀事,都在指挥谈笑中。
太师少保各开府,玉带金鱼行按武。
同时两相父子间,此事古今谁得数。
今年腊尾春全回,江梅正为生朝开。
化工暗与人意合,更送雪花浮玉杯。
内中数出黄封酒,紫衣飞鞚无停手。
跪奉传觞再拜频,天子劝公千万寿。
贱生鲁钝何足程,六年眼系文昌星。
冷官无路报恩地,孤负翘林画姓名。
恶诗寄将千里远,引领南州望英衮。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太师的诗。全诗以赞颂太师的功绩为主题,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一联“四海十年无武功,边人岁下还耕农。”描述了过去十年间,四海之内没有发生任何军事行动,边境的人们每年都在耕种农事。这里的“武功”指的是战争、冲突等军事行动,而“耕农”则是指农民在田间劳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突出了太师的功绩。
第二联“向来纷纭战争地,方今不见旌旗红。”进一步描绘了过去战争中的景象,那时战场上旌旗飘扬,战火连天。然而,现在却已经恢复了和平,不再有战争的硝烟。这两句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进一步赞美了太师的功绩。
第三联“东穷沧溟西尽蜀,道路行歌镇相续。”描述了太师所管辖的地域之广,从东海到南海,从四川到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里的“沧溟”指大海,“蜀”即四川,象征着太师的势力范围广泛。这两句诗通过对太师所管辖地域的描述,突出了他的政绩。
第四联“奇祥异瑞□莫论,但道年丰万家足。”虽然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这些奇异的祥瑞事件,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事件都是吉祥如意的。这里的“奇祥异瑞”指的是各种吉祥的事件,而“□”可能是某种象征或暗示。这两句诗通过强调太师所管辖范围内的繁荣景象,进一步赞美了太师的功绩。
第五联“固知至治天相之,朝廷清明本无为。”既然太师如此有功于国家,那么上天自然会保佑他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这里的“至治”指的是国家的政治状况达到了最好的状态,而“朝廷清明”则是指国家的政务治理得当。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太师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他治国理念的认可。
第六联“问谁始终主张是,一德享天维太师。”在这之前,作者曾询问过谁才是真正能够主持大局的人,而现在看来,这个人就是太师。这里的“一德”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而“维太师”则是指维护太师的地位。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太师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的赞赏。
第七联“太师勋业青冥上,丹青已揭蓬山象。”太师的功勋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就像一幅挂在蓬山上的画像一样,令人敬仰不已。这里的“青冥”指的是天空的颜色,而“丹青”则是绘画的一种颜色。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方式,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八联“大鸿力牧空耳闻,未似身逢真圣相。”虽然听说过大鸿的力量,但却没有亲眼见过。而自己有幸遇到真正的圣人,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这里的“大鸿”指的是强大的力量,而“牧”则是一种管理的方式。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太师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幸运的感慨。
第九联“九重日侍慈祥宫,鸡鸣问寝声融融。”在皇宫中,皇帝每天都亲自问安,声音温柔和煦。这里所说的“九重”指的是皇宫中的多层建筑,而“慈祥宫”则是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皇帝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联“人间快乐直馀事,都在指挥谈笑中。”世间的快乐不过是小事一桩,而真正的乐趣却在于指挥和谈笑之间。这里的“人间”指的是世俗世界,而“快活”则是指快乐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太师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第十一联“太师少保各开府,玉带金鱼行按武。”太师和少保各自拥有自己的府邸,穿着华丽的服饰,佩戴着贵重的首饰,过着悠闲的生活。这里的“玉带金鱼”指的是贵重的饰品,而“行按武”则是指行走和处理政务。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太师和少保的奢华生活,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二联“同时两相父子间,此事古今谁得数。”太师和少保是同辈人,而且他们之间还有着深厚的关系。在古代和现代,这样的事情是非常罕见的。这里的“两相”指的是两位同辈人,而“父子间”则是指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太师和少保关系的赞赏,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第十三联“今年腊尾春全回,江梅正为生朝开。”今年的腊尾春天刚刚结束,江边的梅花就迎来了它的盛开期。这里的“腊尾”指的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而“春全回”则是指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季节的变化和梅花的开放,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四联“化工暗与人意合,更送雪花浮玉杯。”自然界的工匠们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思,悄悄地送来了雪花。这里的“化工”指的是自然的工匠们,而“人意”则是指人们的心愿。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自然现象的赞美,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五联“内中数出黄封酒,紫衣飞鞚无停手。”“内中”指的是宫中,而“黄封酒”则是一种珍贵的酒。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皇家的宴会和宴会上的佳酿,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六联“跪奉传觞再拜频,天子劝公千万寿。”跪在地上恭敬地接受酒杯,然后向太师献酒致敬。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宫廷礼仪和太师的接受,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七联“贱生鲁钝何足程,六年眼系文昌星。”我只是一个平凡之人,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才华。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一直关注着科举考试的进展。这里的“文昌星”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自己能力的谦虚和对科举考试的关注,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八联“冷官无路报恩地,孤负翘林画姓名。”我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工作,没有机会报答国家的恩情。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工作环境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
第十九联“恶诗寄将千里远,引领南州望英衮。”一首恶诗被寄送到遥远的南方,让人忍不住去仰望英明的领导。这里的“英衮”指的是英明的领导,而“引领南州”则是指引领整个南方地区的治理。这两句诗通过表达对领导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对未来的信心。
这首诗共二十联,每联都通过赞美和表达情感来赞美太师的功绩。整首诗充满了对太师的敬仰之情和对其领导才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