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携酒对花枝,怅息红芳已半稀。
楚帐歌中别虞氏,马嵬坡里顾杨妃。

以下是对《惜花》一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诗句原文
    玉人携酒对花枝,怅息红芳已半稀。
    楚帐歌中别虞氏,马嵬坡里顾杨妃。

  2. 诗意解析

  • “玉人携酒对花枝”:形容女子手持酒杯,面对着盛开的花枝,流露出一种优雅而略带忧伤的情绪。这里的“玉人”,即指那位携带着美酒的女子,她的美丽如同这花枝一般引人注目。
  • “怅息红芳已半稀”: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惋惜和哀伤,因为花朵已经凋零了一半,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惆怅和失落。
  1. 赏析与背景
  • 情感表达:本诗通过描绘女子与花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惋惜。
  • 历史背景:《惜花》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破家亡的时代。诗中的“玉人”、“酒”和“花”都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美好与哀愁。
  1. 关键词注解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象征着柔弱与美丽。
  • “酒”:通常在古代诗歌中,酒象征着友情或离别时的思念。
  • “花枝”:此处指盛开的花,是自然之美的象征。
  1. 译文对比
  • 原诗:玉人携酒对花枝,怅息红芳已半稀。
    译文:美丽的女子带着酒,面对盛开的花枝,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失落。
  • 原诗:楚帐歌中别虞氏,马嵬坡里顾杨妃。
    译文:在楚地的帐篷里,我与虞氏告别;在马嵬坡里,我回头望了望杨妃。

《惜花》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描写诗,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情感状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