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随朔吹,及物任洪纤。
足以称为瑞,疏哉比撒盐。
朝飞收羽翼,夜象晦钩钤。
农望先知喜,童心岂易厌。
对疑银界色,啖胜露华甜。
寸隙期皆遍,微埃迥不兼。
豪筵宾酒壮,远塞虏兵歼。
长坂愁羁旅,空山困隐潜。
尘怀经岁挠,清兴此时添。
已变琼铺砌,还惊絮扑帘。
扁舟谁念戴,采笔自追淹。
野思生犹浅,诗情雅若爓。
凝眸万顷白,引袖六花尖。
和寡思琴操,赀高忆酒帘。
江潮云盖水,楼阁玉妆檐。
折竹惊寒雀,衰葭拥暮鹣。
冷官饶寂寞,僻邑养安恬。
坐患凶年久,行忧疠气渐。
探深评尺咫,均庆及闾阎。
仰恃贤侯德,无劳太史占。

【译文】

雪花纷纷随风飘落,落在人世间任谁都可以随意地欣赏。它足以称为吉祥之物,但与撒盐相比就显得太轻了。早晨飞向天空收拢羽翼,夜晚在月色的掩映下闪烁如钩。农人们盼望着雪后大地一片喜气,孩子们也难以忍受它的美丽。对雪的洁白和晶莹似银,我怀疑是否用银线织成;它像露水一样滋润,让人品尝到一种甜美的味道。每寸空间都洒满了白雪,即使是极微小的尘埃也无法掩盖其光辉。豪情满怀的宾客饮酒更加壮怀激烈,边疆的战争也因为敌军的败退而得以结束。长坂桥上的忧愁羁旅之情,空山之中困厄隐居之志。尘世纷扰经年已久,此时心情却因清兴而起,增添了许多欢乐。已经改变的琼枝铺砌,还惊起飞舞的柳絮扑在帘上。扁舟中谁还记得戴叔伦,他自叹才疏笔钝,追忆昔日文采飘逸的诗人。荒野中的思绪依然浅薄,诗情雅致宛如篱笆旁的爓草。凝眸凝视万顷皑皑白茫茫的大雪,引袖拂去六花尖上的雪花。

和寡思琴操,赀高忆酒帘。江潮云盖水,楼阁玉妆檐。折竹惊寒雀,衰葭拥暮鹣。冷官饶寂寞,僻邑养安恬。坐患凶年久,行忧疠气渐。探深评尺咫,均庆及闾阎。仰恃贤侯德,无劳太史占。

赏析:

《和观雪二十韵》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此诗是诗人为友人写雪景而作。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景的美态,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第一联:“纷纷随朔吹,及物任洪纤。” 诗人首先点出雪花纷纷降落,随着朔风飘动,落到万物上。第二联:“足以称为瑞,疏哉比撒盐。” 雪花虽然轻盈细腻,但却足以称为“瑞”,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撒盐,进一步强调了雪花的美丽和珍贵。第三联:“朝飞收羽翼,夜象晦钩钤。” 诗人以“朝飞”形容雪花清晨飘落的景象,以“夜象”“晦钩”形容夜晚雪花覆盖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雪花在不同时间段的美丽风貌。第四联:“农望先知喜,童心岂易厌。” 诗人以农人和孩童的视角来观察雪景,表达了对他们的喜悦之情。第五联:“对疑银界色,啖胜露华甜。”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景比作银色的世界,用“嚼”字来形容品尝露水的美味,表现了他对雪景的喜爱之情。第六联:“寸隙期皆遍,微埃迥不兼。” 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雪景的浩大和辽阔。第七联:“豪筵宾酒壮,远塞虏兵歼。” 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豪宴与边塞战争进行了对照,表达了自己对豪宴的喜爱之情。第八联:“长坂愁羁旅,空山困隐潜。” 诗人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九联:“尘怀经岁挠,清兴此时添。” 诗人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烦恼的厌倦之情。第十联:“已变琼铺砌,还惊絮扑帘。” 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琼珠铺设的地面,用惊起的柳絮扑在帘上的景象来表现雪花的美丽。第十一联:“扁舟谁念戴,采笔自追淹。” 诗人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第十二联:“野思生犹浅,诗情雅若爓。”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野思比作浅水,将诗情比作竹爓。第十三联:“凝眸万顷白,引袖六花尖。” 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雪景的赞美之情。第十四联:“和寡思琴操,赀高忆酒帘。” 诗人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雪景比作琴声和酒帘。第十五联:“江潮云盖水,楼阁玉妆檐。”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潮比作云盖,将楼阁比作玉妆。第十六联:“折竹惊寒雀,衰葭拥暮鹣。”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竹子和芦苇比作寒雀和暮鸐。第十七联:“冷官饶寂寞,僻邑养安恬。” 诗人通过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己官职冷清的感慨以及对僻邑宁静生活的向往。第十八联:“坐患凶年久,行忧疠气渐。” 诗人通过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第十九联:“探深评尺咫,均庆及闾阎。” 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的期待。第二十联:“仰恃贤侯德,无劳太史占。” 诗人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贤君的期盼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