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见先兆,沴气已横吞。
氛霭销中夜,球琳冒短垣。
清光交素魄,馀润浃枯根。
嘉瑞由嘉政,舆歌莫厌繁。
又和倒韵
丰年见先兆,沴气已横吞。
氛霭销中夜,球琳冒短垣。
清光交素魄,馀润浃枯根。
嘉瑞由嘉政,舆歌莫厌繁。
注释:
- 丰年见先兆:丰收的年份出现了预兆,意味着好兆头预示着丰收。
- 沴气已横吞:不祥的气息已经横冲直撞,形容恶劣的自然现象。
- 氛霭消中夜:云雾消散,使得夜晚变得明亮通透。氛霭指的是云雾或烟尘,消表示消散。
- 球琳冒短垣:像球状、玲珑剔透的物体出现在了墙边,形容事物出现异常之处。
- 清光交素魄:清澈的月光与明亮的月亮相交织,素魄指的是月亮。
- 余润浃枯根:剩余的雨露滋润了干枯的植物根部,形容恩泽遍及万物。
- 嘉瑞由嘉政:吉祥的征兆来自于良好的政治治理。嘉瑞指吉祥的征兆,嘉政是指良好的政治治理。
- 舆歌莫厌繁:民众欢歌笑语,不愿过多,形容民众对美好景象的喜爱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政治清明。首句以“丰年见先兆”开篇,预示着国家将有好的发展。接着以“沴气已横吞”描绘了不良气象的出现,暗喻社会可能出现的危机。然而,随着“氛霭销中夜”,云雾消散,夜空明朗,象征着困境被化解,好运到来。
接下来的“球琳冒短垣”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如同珍贵物品突然出现在墙边,暗示着国泰民安的盛世。而“清光交素魄,馀润浃枯根”则从自然到人文,描述了月光和雨水滋养大地的景象,象征着国运昌隆,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两句以“嘉瑞由嘉政,舆歌莫厌繁”作为总结,强调了良好的政治是获得吉祥之兆的根本原因。同时,表达了人民对于这种繁荣景象的满意和喜悦,不愿过多享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描绘,隐喻了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