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铜壶漏,朝生玉律春。
日称元最重,年与号俱新。
郡阁晴光早,山城喜气均。
椒觞初献寿,仙木已书神。
鹰隼飞还止,龙蛇蛰欲伸。
溪冰仍泛泛,园柳自欣欣。
物意幡然作,人情岂不伦。
区区添甲子,敛拙任洪钧。
【注释】
元丰:宋神宗年号。改元:改换年号。行春阁:在汴州(今开封)内。
铜壶漏:铜制计时器,漏刻的计时工具。漏刻指古代一种计时法,以铜壶水为计,一昼夜分五更、十刻。玉律春:春天到来,天刚放亮。玉律,指玉制的钟鼓报时器。元日即新年第一天。元:开始。最:第一。
郡阁:州郡官府的楼阁。晴光:晴朗的阳光。山城:指山中城市。椒觞:用椒浆浸渍过的酒。初献寿:初次敬酒祝寿。仙木:传说中的仙人所种的树。已书神:已经写成神药。
鹰隼:猛禽猛兽名。飞还止:指鹰隼飞翔盘旋后停歇。龙蛇蛰欲伸:指龙蛇冬眠时即将醒来。蛰,潜伏。伸:伸直身体。
溪冰仍泛泛:小溪里的冰块仍然在流动。溪冰泛泛,形容溪水流动的样子。园柳自欣欣:花园里的柳条自己欣欣然地舞动。园柳,花园中的柳树。欣欣,欣喜的样子。
物意幡然作:万物都有所思虑和变化。物意,事物的变化。幡然作,突然发生。
人情岂不伦:人的感情难道不如此吗?伦,同“论”。
区区添甲子:微不足道地增添一岁数。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甲子,干支纪年的六十个单位之一,这里指时间。
敛拙任洪钧:收敛自己的笨拙,听任时代的洪流奔涌前行。敛拙,收敛笨拙。任洪钧,任凭时代的洪流奔腾向前。
【赏析】
《元丰改元元日登行春阁》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元日登汴州行春阁所作,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此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铜壶漏尽,天光渐明,春色满园;旭日东升,万象更新;郡阁楼台沐浴着晨光,山城也洋溢着喜庆气氛;椒觞献酒,仙木题诗,喜鹊回旋,蛰伏待起;溪水流淌,柳枝摇曳,万物萌生,人情欢喜。诗人通过这组画面,表达了他对新年的喜悦之情。
中间八句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鹰隼飞舞盘旋后停歇,龙蛇冬眠即将苏醒。溪水流淌不息,小草生长茁壮。
最后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然界的变化,进一步联想到人间万事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他感慨地说:万物都在有所思虑和变化,人的感情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两句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感叹,也是对自己情感变化的抒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它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又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