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谈间定合从,真能脱颖出囊中。
当时若顾呈身耻,馀子纷纷亦罔功。
【注释】
1、毛遂:战国时赵国的上等游说之士。
2、合从:联合抗秦。
3、真能脱颖出囊中:比喻有出众的才能,一旦显露出来就如鱼得水一般。
4、顾:回头看,指赵王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5、身耻:以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耻。
6、馀子:其他的人或势力。
7、亦罔功:没有功绩。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借古讽今,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毛遂的分析与评价,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批评。
第一句“一立谈间定合从,真能脱颖出囊中”,描绘了毛遂一席话就能说服赵王联纵抗秦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毛遂比作“脱颖出囊中”的雄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毛遂的才智与胆识。同时,也暗示了当时其他诸侯国缺乏这种敢于直言的勇者。
第二句“当时若顾呈身耻,馀子纷纷亦罔功”,则表达了对赵王未能采纳毛遂建议的惋惜之情。这里的“顾”字,既指赵王回头看的意思,又暗含着赵王自视过高、轻视他人的意思。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盲目自大、自以为是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不能正确看待他人的批评者的失望。
第三句“馀子纷纷亦罔功”,则是对其他诸侯国的讽刺。这里,诗人使用了“馀子”一词,意指其他各国的君主或臣子们,他们纷纷效仿赵王的做法,却未能取得像毛遂那样的成就。这种讽刺手法,既表达了对那些无法取得显著成就者的不满,又凸显了毛遂的卓越才能与非凡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评述,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的弊端与问题,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