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功名世竞痴,清吟往往不趋时。
请君多算公卿命,莫要逢人举似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特点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需要先分析全诗的大意,然后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最后再根据题目的提示作答。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要注意的是诗歌的格律。“题赠命士”四个字表明了这首诗是写给一位有官职的人(命士),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来。另外,“富贵功名世竞痴”这一句中“痴”字的使用很巧妙,它既写出了世人对于富贵功名的追逐,又写出了诗人对此不屑一顾的态度。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这种巧妙之处。

要注意诗中的关键词语。“清吟”“不趋时”“举似诗”等词语在诗中都有特定的意义。“清吟”指的是诗人自己独自吟诵诗篇;“不趋时”则表示诗人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举似诗”在这里是说诗人将自己所创作的诗篇与其他人的作品相比较,以证明自己的诗篇并非抄袭他人之作。这些词语在诗中都有特定的含义,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这些词语的意义。

还要注意诗的韵律。诗的第二句是“清吟往往不趋时”,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经常独自吟诵诗歌,并不迎合当时的风气。这里“往往”一词的使用很巧妙,它既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吟诵诗歌的行为,又表示诗人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迎合当时的风气。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这种巧妙之处。

还要注意诗的整体意境。这首诗的意境是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对于世俗看得很透,对于自己的诗篇也有信心。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这种意境。

【答案】

题赠命士

富贵功名世竞痴,清吟往往不趋时。

请君多算公卿命,莫要逢人举似诗。

赏析:

这首七绝,从形式上看,前四句是一首五言古诗,后四句又是一首五言绝句。中间两首绝句之间用逗号隔开,这是古风绝句的特点之一。但此诗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内容上却毫无联系。从第一句开始直到第三句都是写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创作实践,第四句则是劝告别人不要仿效他的创作,而第五、六两句则是诗人的自信之语。因此,此诗可视为一组五言绝句,也可以视为一首七绝。

这首诗是送给一个有官职的人(命士)的。命士是汉代的一种官名,指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如光禄勋、大鸿胪等。唐初沿用汉制,设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给事中等官职。后来废置无常,一般只设散骑常侍和谏议大夫两种。唐代以后,命士成为文臣的一个品级。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对于世俗的鄙弃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的一种清高之态。“富贵功名”四字,点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当时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争先恐后地攀附权贵,追逐名利。然而,诗人对此却并不热衷。他不屑于追求世俗所谓的功名富贵,也不迎合世俗之风,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清吟往往不趋时”,意思是说,我经常独自吟诵诗歌,并不迎合当时的风气。这里的“清吟”指的是诗人自己独自吟诵诗篇,表现出诗人清高的品性;“不趋时”则表示诗人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请君多算公卿命,莫要逢人举似诗”,意思是说,你应当好好地计算一下当官的机会,不要去逢人就举荐别人的诗篇。这里,诗人劝告别人不要轻易效仿自己的创作行为,以免陷入庸俗的境地。“莫要逢人举似诗”,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不要逢人就举荐别人的诗篇,但实际上却是在告诫别人不要模仿自己的创作风格。

“举似诗”在这里是说诗人将自己所创作的诗篇与其他人的作品相比较,以证明自己的诗篇并非抄袭他人之作。这里的“举似”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诗篇充满信心。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创作观念。诗中既有对世俗的鄙弃,又有对清高的执着;既有对创作的自信,又有一种对他人的劝告。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