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
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
月斜寒动影,水碧静传香。
可爱渔翁乐,溪梅次第芳。
【解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首联写景: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颔联承上启下,写鱼情: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颈联写人与鱼的关系,水碧静传香,可爱渔翁乐。尾联写物我合一,溪梅次第芳。
“风晴霜气合”,是说天气晴朗,霜气消散了,这是一幅清新的秋日景象。“沙渚夜鸣榔”,点出了时间是在晚上,地点是在沙洲上。沙洲,就是沙滩。在沙滩上,夜晚听到打鱼的人在用榔头敲打着什么,发出声音。“鱼”,指鲤鱼。“鳞”,鳞片。“细”,指细小的鳞片。“长”指长度。“鱼”在这里是一个代词,指诗人所喜爱的那一种鱼。这里写的是鲤鱼的体态,也暗含了诗人的某种心情。“月斜寒动影,水碧静传香。”月亮斜斜地挂在天上,寒气透入水中,鱼儿的影子映在水中,水色碧绿,清波不惊。“鱼”又是指那些喜欢跳跃、游弋的鲫鱼。“传香”即传香气、传气味。“水碧静传香”是说水色清澈,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身上的腥味被水气吹散,散发出阵阵清香。“鱼”还是指诗人自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斜斜地照在水面,寒冷的气息从水中升起;水色碧绿,清波不惊,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它们的身上散发的香味随风飘到岸边的梅花那里。这里的“传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因为作者看到水中的鱼游动起来,就想到这些鱼儿身上一定带着泥土的气味,而这种气味会随风传播开来。而这种气味,正是梅花所喜欢的,于是作者便联想到梅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鱼的喜爱之情,而且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可爱渔翁乐,溪梅次第芳”。“可爱渔翁乐”,说的是那些打鱼的老翁们快乐的心情;“溪梅次第芳”,说的是溪边的梅花次第绽放,散发出阵阵芳香。这里的“溪梅”,指的是江边生长的梅花。“渔翁”是说打鱼的老翁,他们经常在河边捕鱼,所以把打鱼叫做钓鱼。“次第”即依次、顺序、次序的意思,这里是说梅花先开花后结果,然后结出果实。这句诗的意思是:可爱的打鱼老翁们总是那么快乐,他们一边捕鱼一边欣赏着溪边的梅花。
这首诗的译文:
秋风清爽,天晴霜气消散了,沙滩上夜间传来敲鱼的声音。我独爱那些鳞片细腻,身长一寸有余的小鱼。月光照在水面上斜斜地,寒风吹动水中的影子,清波荡漾着淡淡的香气。可爱的渔夫们快乐无比,溪边的梅花次第开放,芬芳扑鼻。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图。诗中写了三个画面:一是风晴霜气散去后的沙洲夜景,二是月斜寒影中的鱼儿,三是春梅盛开的美景。前三句都是写景:风晴,霜气散去,沙洲夜半时分,传来敲击鱼竿的声音。这声音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他开始细细地观察起这一景象。“独喜鳞兼细”,“独喜”二字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只有他一个人喜爱这样的鱼儿。“鳞兼细”说明这些鱼的鳞片很细密。“时看寸有长”则说明诗人在仔细观察这些鱼。“时”字表明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观察,而是偶然的一瞥之间发现这样一条鱼的。“长”字说明这条鱼的长度有一尺多。“月斜寒动影,水碧静传香。”这是第二幅画面。月亮斜斜地照在水面上,寒风吹动水中的影子,清波荡漾着淡淡的香气。这里的“月斜”和“寒动”,既写出了月色斜斜、寒风凛冽的景象,又写出了水色清澈碧绿的特点。“水碧静传香”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和对水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喜悦的,因为发现了一条如此美丽的鱼儿。第三幅画面是“可爱渔翁乐,溪梅次第芳”。这里的“可爱渔翁”指的是打鱼的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溪梅次第芳”则是说溪边的梅花次第开放,芬芳扑鼻。“次第”即依次、顺序的意思。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也是快乐的,因为他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象:美丽的鱼儿在月光下游弋,快乐的渔民在溪边捕鱼,还有次第开放的梅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堪称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