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波澜阔,人间爵齿尊。
南宫冠多士,东海起高门。
请去三公府,归休五亩园。
何须篆幽石,天下有师言。
”`
学海波澜濶,人间爵齿尊。 南宫冠多士,东海起高门。
请去三公府,归休五亩园。 何须篆幽石,天下有师言。
注释解析
第1句
- “学海波澜阔”:形容学问广博如海洋般无边无际。
- “人间爵齿尊”:比喻人的社会地位或名望崇高。
第2句
- “南宫冠多士”:南宫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称呼,多士表示有许多贤才。
- “东海起高门”:东海象征着辽阔的土地,高门则暗示着家族势力的崛起和尊贵。
第3句
- “请去三公府”:古代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指辞去高官厚禄。
- “归休五亩园”:意指回归田园生活,享受平静自在的日子。
第4句
- “何须篆幽石”:篆,刻字的意思;幽石指隐逸之石。表示无需隐居山林。
- “天下有师言”:意思是说,只要天下还有值得学习的言论和思想,就是有价值的。
赏析与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晁公溯通过描述杨参政事功显赫却又选择辞官归田的情景,表达了对名利看淡、注重精神追求的人生哲学。诗中的“学海”与“人间爵齿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知识与地位的辩证看法。同时,通过“归休五亩园”和“何须篆幽石”两句,传递出一个信息: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社会的积极贡献,而非单纯的物质追求或隐退山林。
此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和批评。通过对杨参政的描写,反映出文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以及对道德操守的坚守。这种态度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名誉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