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注释】
渔村:指渔人聚居的村落。半落:部分落在。楚江边:指长江在湖南的一段,古称楚江,因屈原曾在此投水,所以后人以之代称湖南。林外秋原:指树林外的一片秋色。雨外天:雨后的天。
谁:谁人,何人。倚:凭倚、凭靠。竹楼:用竹子搭建的房屋。艑(chí池):一种小船。涯:水边。天涯:指远处。暮色苍然:天色已晚,天色苍茫。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笔下的工部侍郎文周翰是“能书善画”的人物,他的《平远图》和郭熙的《雪景寒林图》,都传神地表现了北方山水之美。郭熙的《雪景寒林图》为王诜所绘,文周翰为之题写诗句,故本诗即为题画诗。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江南水乡黄昏景色图,寄寓诗人对友人文周翰的思念之情。
首句写远景,渔村半落在楚江边,点出时令,渲染环境气氛。楚江,即长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被流放后,曾在湘水流域一带徘徊,自沉汨罗江,后人因此以湘江或湘水代指湖南。“半落”二字写出渔村在楚江之滨的位置,又暗示出时当秋天,渔舟往来,正是收获季节。
次句描写近景,树林外的秋色和雨后的晴空,构成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秋原”二字,既点出时令,又暗示出渔村所处的位置;“雨外”二字,既交代天气,又烘托出秋色的清鲜。
三、四两句写诗人凭栏远眺,只见一位友人倚靠竹楼,邀游一艘大船,在暮色苍茫之中乘风破浪而行。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比喻,把“竹楼”、“大艑”比作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在“倚”字、“邀”字上着意用力,使全句活灵活现,充满动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最后一句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只见天边的暮色已经苍茫。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天涯”与“暮色”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