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风静烛无烟,宝马香车往复还。
三十二天应降瑞,尽移星斗照人间。
【注释】
丁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九衢:京城的街道。 三十二天:指天上的二十八宿,每宿为一“天”,共有三十二个“天”。 降瑞:降下吉祥之物。
【赏析】
此诗作于上元灯夕,描写了长安元宵夜的盛况。全诗从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宫阙、天街,从皇宫到天象,从天上的星斗到人间的灯火,把上元节之夜的繁华写尽,极言其盛。
开头两句,点出时间是上元节的灯夕,地点是长安城。首句写街上没有车马喧阗,显得十分宁静,这是太平盛世的表现。次句写车马来往,热闹非凡,这是太平气象的反映。
中间两句写天上,说三十二位星宿都来降祥瑞,把天上的星星也移下来照亮人间。这两句以天上的星宿比人间的帝王,把皇帝比做天上的星宿,这是对唐玄宗的颂扬。诗人在诗中用“三十二天应降瑞”和“尽移星斗照人间”两句,表现了对唐玄宗的崇敬之情,同时,又写出了当时国力强盛的局面。
结尾两句,写地上,说所有的星辰都移到人间来照明,这是对大唐帝国繁荣昌盛的颂赞。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上元节灯火辉煌的美丽夜景。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表现出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结构紧凑,层次井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