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远数三千嶂,有马同驱十二蹄。
却喜山前堪洗耳,水声激激听寒溪。
【注释】
灵泉:指庐山。庐山有泉水,相传晋代葛洪炼丹于此。
无烟远数三千嶂:形容庐山云雾缭绕、山峦叠嶂。
有马同驱十二蹄:说诗人与僧圆益骑马同行,马蹄声在山谷中回响,好像有十二匹马在奔跑。
却喜山前堪洗耳:说喜欢到庐山的山前来洗耳朵,洗耳朵是为了清净耳朵里的尘杂。
水声激激听寒溪:说听到水声激激如在寒冷的小溪里,形容溪水清冽。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诗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第一句写山势之高峻。“数”是计算的意思,用来形容山峰重叠。“三千嶂”是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峰之多。“远”是距离长的意思。“无烟”指云气不浓,“数”字说明山高而云淡,所以显得幽静空阔。“嶂”即山峰之意。第二句写行旅之情。“同驱十二蹄”是说诗人与僧人骑着马并驱前进。“马蹄”二字既点明了行进速度,又形象地写出了马的疾速,同时暗含着诗人的兴奋心情。“十二蹄”,是虚指,因为不知有几匹马,所以说十二蹄。第三句写环境之美。“却喜山前堪洗耳,水声激激听寒溪”。这里的“山前”指庐山南面或南麓。“堪”可做“可以”解释。“洗耳”原意是洗耳朵,这里借指欣赏自然美景。“洗耳”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本意是把耳朵洗干净以便更好地倾听美妙的声音,这里则是指欣赏庐山的美景。“激激”是形容声音清脆响亮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我非常高兴,可以在山前洗耳恭听那清澈的溪水声。第四句描写的是溪水的特点。“水声激激”是说流水声像被激击一样发出声响,“听寒溪”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清冷之声的喜爱。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二句描写了庐山雄奇秀丽的风光,为后二句的抒情作了铺垫。三、四两句通过写山、水、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抒发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切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