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暮安州北,苍烟乱眼昏。
茅茨人外路,砧杵月边村。
野水飞云薄,空林噪雀繁。
几人堪此乐,逢客莫轻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在任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知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投暮安州北,苍烟乱眼昏”,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色,苍烟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仿佛眼前的世界都被雾气笼罩,让人感到迷茫和不安。
次句“茅茨人外路,砧杵月边村”,描绘了乡村的景象,茅草屋顶的小路上,传来了捣衣的声音,月亮下的小村庄里,传来了敲打衣物的声音。这些声音似乎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有关。他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第三句“野水飞云薄,空林噪雀繁”,描绘了自然的景象,飞鸟掠过水面,云朵在空中飘荡,鸟儿在树林中自由地飞翔。这些景象似乎都在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几人堪此乐,逢客莫轻论”,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认为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这种生活的乐趣,而其他人却常常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他警告那些遇到他的客人不要轻易地谈论这些事。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充满了诗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