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注释】

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春天的景色很美,而作者自己却是鬓发如丝,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鬓发如丝:形容人已到了暮年。又见新花发故枝:意思是又看到了春天的花开,而自己却已经垂垂老矣。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日典春衣:典当衣物。非为酒:不是为了喝酒。家贫食粥:家境贫穷,只能吃稀饭。已多时:已经很长时间了。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京城中人的衣着、饮食等生活情况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诗人以自身之困,暗喻他人之苦,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