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音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的思考。

次韵夏侯太冲秀才
儒官饱闲散,室若僧坊静。
北窗腹便便,支枕看斗柄。
或时得名酒,亭午犹中圣。
醒来复何事,弄笔赋秋兴。
焉知懒是真,但觉贫非病。
茫茫流水意,会有知音听。
钟鼎与山林,人生各天性。

译文:
儒官的生活很悠闲自在,房间如同僧人的小屋一样安静。
北窗下,我肚子饱满地坐着,支撑着枕头看着北斗星的位置。
有时候我会品尝到美酒,中午时分,它依然让人感到尊贵。
醒来后无事可做,我就拿起笔来吟咏秋天的景色。
怎么知道懒惰是真的?只觉得自己贫穷并不痛苦。
我的思想仿佛在流水中漫无目的地漂流,不知道该去何处。
钟鼎之重与山林之轻,都是人的一种天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担任官职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儒官”指的是他在朝廷担任的官职,而“北窗”则是指他在家中的书房。诗中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认为人生如流水般无常,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他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无论是钟鼎之重还是山林之轻,都是值得尊重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