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鬓荆钗畎垄头,玉颜鸡狗分同游。
眼前不见昭阳殿,谁复将心望冕旒。
【注释】
蓬鬓: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荆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用荆木做成的发簪。畎垄头:指贫苦百姓在田里劳作时所戴的发髻。玉颜:比喻女子的美丽容貌。鸡狗分同游:指平民百姓与贵族鸡犬之辈一起游玩。昭阳殿:汉成帝的宫殿名,这里借指富贵人家。冕旒:古代帝王戴的冠冕上插着装饰性的玉串或羽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中的第六首。诗中描写了一位贵妇人的豪华生活以及她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不安,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及上层人物的精神危机。全诗通过对贵妇人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蓬鬓荆钗”,以“蓬”形容女子的头发,以“荆钗”形容其发饰。这两句写女子的外貌。次句“玉颜”指女子美丽的脸庞,“鸡狗”则暗指她的丈夫。这两句通过对比来写女子的美貌,但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地位低下。接着,“眼前不见昭阳殿”一句,“昭阳殿”是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贵妇人的家。这句表明贵妇人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实际上却身处困境之中。最后一句“谁复将心望冕旒”,冕旒是皇冠上的珠玉,这里指代帝王。这句表达了贵妇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的命运将会被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贵妇人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上层人物的精神危机,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