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厌索长安米,老去犹居大隐廛。
岂是红尘故相挽,枉令空愧牧牛篇。
《题牧隐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接下来将逐句释义:
诗句解读:《年来厌索长安米》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兴趣减退,渴望回归自然,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老去犹居大隐廛”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喜爱,即使在老年也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
译文:多年来,我厌倦了在长安城(或都市)中寻求粮食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还是选择居住在一个安静的隐逸之地。难道红尘俗世非要拉我回去吗?这让我深感惭愧,因为我曾为牧牛之作感到骄傲。
关键词解释:
- 长安米:指的是城市中的粮食供应,暗示城市的喧嚣和繁忙。
- 大隐廛:大隐隐于市,指在繁华的城市中寻找到自己的隐居之所。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和诱惑。
- 枉令空愧牧牛篇:枉令,意为白白地让;愧,羞愧;牧牛篇,可能是指某种与牧牛有关的作品,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曾经写过的关于牧牛的诗歌。
-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袁说友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比城市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诗中的“年”字也象征着作者的年龄,暗示着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无奈。整体上,诗风朴实无华,语言平实而有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