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宇宙包无际,消得斯文一贯穿。
万水混茫潮约海,三辰焕烂斗分天。
鸢鱼察理河洛后,金玉追章秦汉前。
遥夜并听仍闇味,奎明谁敢第三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夜听诵太极西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夜听诵太极西铭(译文:夜晚聆听诵读太极西铭)
关键词:太极西铭,夜听
注释:太极,古代哲学中的宇宙根本原理,象征阴阳和谐、天地合一。太极西铭,可能是指关于太极哲理的书籍或文献。夜听,即在夜晚倾听,表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个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静静地聆听着太极西铭的声音,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感觉。六经宇宙包无际(译文:六经囊括了宇宙的一切)
关键词:六经
注释: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乐经》,这些书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尊崇,认为这些经典涵盖了宇宙万物的一切道理。消得斯文一贯穿(译文:需要通过贯通来理解)
关键词:消得
注释:表示“需要”的意思。斯文,指儒家的学问和道德。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理解儒家知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全面的贯通,才能深入理解儒家的学问和道德。万水混茫潮约海(译文:无数的江河汇聚成海,如同潮汐一般)
关键词:万水
注释:形容数量众多,无法计数的江河。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江河汇聚成海的景象,寓意着无数的力量和智慧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力量。三辰焕烂斗分天(译文: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相互竞争)
关键词:三辰
注释:指日月星辰,代表天文现象。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空图景,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相互竞争,展现了宇宙的壮丽景象。鸢鱼察理河洛后(译文:像鸢鱼一样观察黄河和洛河的治理)
关键词:鸢鱼
注释:鸢鱼,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有智慧的人。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那些具有睿智和洞察力的人,他们能够像鸢鱼一样观察并治理黄河和洛河,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金玉追章秦汉前(译文:追求着秦汉时期的美好)
关键词:金玉、追章、秦汉
注释:金玉,比喻美好的事物;追章,追求美好的篇章;秦汉,指西汉和东汉。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期的怀念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遥夜并听仍闇味(译文:在遥远的夜晚一起聆听依然能感受到味道)
关键词:遥夜、并听、闇味
注释:遥夜,遥远的夜晚;并听,一起聆听;闇味,暗昧不明的味道,比喻难以言传的意境或感受。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共同体验和感悟的思想境界。它暗示着人们在遥远的地方也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和思想,跨越时空的限制,达到心灵的共鸣。奎明谁敢第三篇(译文:谁敢挑战这第三篇的智慧)
关键词:奎明
注释:奎明,可能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意指自己并非第一流的人物。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谦虚的态度,暗示作者认为自己并不擅长或精通某方面的事物,因此不敢妄自称大。这也反映了作者谦逊的品质和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
综合赏析:这首诗是李涉在夜晚独自聆听《太极西铭》时的所感所思,通过对宇宙、历史、智慧、情感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展现了李涉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