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情常得闲情助,和气多为直气侵。
易说难行天下事,未为先懒老来心。
公然排闼清风入,悄地窥窗好月寻。
风月无情肯相管,尘缘终浅道缘深。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谩兴:无意义的兴味。
- 吟情常得闲情助:诗歌的情感常常得到悠闲情感的帮助。
- 和气多为直气侵:温和的气氛往往压制了直率的情绪。
- 易说难行天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世间的普遍情况。
- 未为先懒老来心:年纪大了,反而更懒散。
- 公然排闼清风入:直接而坦率地进入门庭,比喻光明正大。
- 悄地窥窗好月寻:偷偷地从窗户窥看,寻找美好的月亮。
- 风月无情肯相管:风和月亮都是无情的,不会干涉人间的事情。
- 尘缘终浅道缘深:人世间的缘分终究是浅薄的,而修行的缘分却是深厚的。
我们进行译文的翻译:
《谩兴》
吟诗的心情总是被闲暇时的情感所激发,温和的气息往往抑制直率的表达。
谈论容易,但行动困难,这是世界上常有的事情。
公开地进入门户,迎接清风,这象征着光明正大的态度。
偷偷地从窗户望出去,寻找那完美的月光,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风和月都是冷漠的,它们不会干涉人间事务,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人世间的缘分终究是浅薄的,而修行的缘分却是深厚的,强调了内心的修行比世俗的缘分更为重要。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内心世界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公然排闼清风入”中的“排闼”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直接、坦率的态度;“悄地窥窗好月寻”则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此外,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以及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