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伐逾铜柱,西征出玉关。
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注释:南边被征伐,越过铜柱关;西面去征战,出玉门关。没有比茅屋底下更安稳的地方了,可以高枕无忧地眺望青山。
赏析:这是一首以归隐为主题的诗篇。诗人在南渡、西征的征途上,饱尝了人世艰辛与奔波之苦,终于结束了征战生涯,回到了家乡。于是诗人想通过归隐来摆脱尘世的纷扰,回归自然,过一种闲适的生活。
首句“南伐逾铜柱”,写自己从军远征,南渡铜柱关。铜柱关是古关名,位于今广西田林县境内,是古代通往云南的要道。这句是说,自己随军远征,渡过了铜柱关。
次句“西征出玉关”,“玉关”指玉门关,汉代西域的一处重要关隘。这句是说,自己随军西征,出了玉门关。玉门关位于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经之地。两句合起来意思是:我随军出征,渡过了铜柱关和玉门关,完成了征战任务。
三、四两句“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意思是说,与其在外奔波劳碌,还不如回到家乡的茅草屋里,安心地高枕而卧,眺望着美丽的青山。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