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已凋零齿已疏,忍饥白首卧蜗庐。
风声忽轹蓬窗过,夜半呼灯起读书。

【注解】

①发已凋零:头发已经稀疏。

②齿已疏:牙齿稀疏,说明年岁已高。

③忍饥白首:忍受饥饿,白发苍苍,形容生活贫苦。

④卧蜗庐:指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

⑤风声忽轹蓬窗过:忽然有风吹打蓬窗的声音。

⑥夜半呼灯起读书:深夜里起床点上灯火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自励诗,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不致于在贫困中虚度年华。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生活清苦,但依然坚持学习;后两句写半夜起来看书,不怕寒冷和困难,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发已凋零齿已疏,忍饥白首卧蜗庐。”这二句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头发全白了,牙齿都掉了,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这里用典,《庄子.逍遥游》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边无际的。作者虽然穷困潦倒,却仍孜孜以求,不停止学习。

“风声忽轹蓬窗过,夜半呼灯起读书。”这两句写夜里风声响起,惊动了蓬窗上的蜘蛛,他听到风声,就起身拿起烛台来点亮灯光,开始读起书来。这里也是用典,《晋书·顾恺之传》记载,顾恺之为殷仲堪将军参军时,因事被责,他就“援翰代纸”,即用笔代替纸张写作。这里用来比喻作者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

这首诗语言朴素,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仍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