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
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注释】

  1. 明圣:明君圣主。当阳:正中,正当。四十春:即四旬,四十个春秋。
  2. 十年供奉:指侍奉皇帝的时间。感孤臣:感激被遗弃的臣子。
  3. 云龙:喻指天子。幄幕:帐幕,比喻朝廷。
  4. 河汉:银河,借指天上。篇章:文章,这里泛指诗作。帝墨新:帝王的新诗篇。
  5. 正始:东汉末年,曹丕称帝后改元为黄初。遗音:遗留下来的声音,即《蒿里》曲的歌词。危绝缕:指《蒿里》曲的歌词非常凄惨悲切。贞元:唐宪宗年号(公元804—807年)。旧曲:指《长恨歌》,又名《长生殿》,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恸沾巾:因伤心而流泪。
  6. 焚膏:烧灯,点烛。痛记:深深记住。乌号旦:指汉代的董仲舒。乌号,指乌纱帽;旦,指早晨,古代以早晨为一日之始。
  7. 目断:眼睛望不到尽头;极目远眺。稽山:山名。在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病中修史时所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懑。
    开头两句“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说皇帝英明正直,正当盛年,他已做了四十年的皇上,却仍然感到孤独、凄凉。
    三、四句“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说皇帝的帐幕就像天空一样高远,他写的诗词如天河般璀璨夺目。
    五、六句“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说当时流行的《蒿里》乐曲十分悲切,而像李益这首《从军北征》这样的好诗却很少人能够欣赏。
    最后两句“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说夜深了,点起蜡烛来继续修史,想起过去曾为国尽忠的董仲舒,现在他已不在人世,我多么希望他能听到我的《从军北征》啊!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