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炯微明,敲尽寒更永。
老蛩泣月罅,脆叶鸣霜井。
此事谁主宰,凡物皆动静。
不了达者观,却似醉难醒。
久无谢安石,况复陶弘景。
残书非一慨,孤钟但深省。
梅生雪后花,雁叫云西影。
他心不可度,此语堪自警。
【注释】
分绣阁:即绣阁。
炯(jǒng)微明:形容灯光暗淡如微光。
敲:敲打。
寒更永:夜长。
老蛩(qióng):蟋蟀,俗称“促织”。
泣:小声地哭。
罅(xiá):缝隙。
脆叶:秋天的树叶。
了达者:指通晓事理的人。
谢安石:东晋政治家谢安。
陶弘景:南朝道士。
残书:残缺不全的书籍。一慨:感慨。
孤钟:独自敲击的钟。深省:深思。
梅生雪后花:比喻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意志像梅花一样开放。
雁叫云西影:比喻人行踪不定或心无定所。
他心不可度:指别人的心思难以揣测。此语堪自警:这句话可以作为自我警惕的格言。
【赏析】
《分绣阁夜作二首其一》是诗人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秋至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间,隐居在浙江上虞县梁湖之畔时所作的一组七律。此组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寄寓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仕途生活的不满及失望情绪。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含蓄蕴藉,意境幽深,耐人寻味。
第一首,写夜晚灯下独坐的情景。开头两句点明时间是深夜,用笔极为简炼。一个“炯”字写出灯光之微弱,突出了夜之寂静;“敲”字则写出夜长无眠之状,使整个氛围显得更加清冷。“老蛩”四句是说,在这漫长的黑夜里,只有蟋蟀在月缝里低声悲泣,枯叶在霜井里发出脆裂之声。“此事谁主宰,凡物皆动静。”这一句既表明了自然界万物皆有生命,各有其生存之道,同时又指出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强求一致。而自己却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只能任凭岁月流逝。
第二首,写深夜独处时的心境感受。前两句写自己虽已年迈,但依然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不愿与庸俗同流合污。“不了达者观”是借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谓理解事物并不难,难的是爱好它、乐于欣赏它,更难的是乐于在其中找到乐趣。“却似醉难醒”是说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仍然摆脱不了这种迷惘,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清醒时反而觉得难受。
第三首,写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久无谢安石,况复陶弘景。”这里以晋代名士谢安和陶弘景为例,说明自己已经远离了尘嚣,过着隐居的生活。“残书非一慨”,表示自己虽然隐居山林,但心中仍存着对世事的牵挂和忧虑,不能彻底放下心中的包袱。“孤钟但深省”,则是说自己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之中,面对残破不堪的书卷,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写自己的处境和内心感受。“梅生雪后花”,比喻自己的坚贞品格如同梅花一般傲然独立;“雁叫云西影”,则是比喻自己身处乱世仍保持高洁的情操。“他心不可度”意为他人的心思难以揣测,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在江湖,但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被世俗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