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
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
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
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

【注释】

①秋日:秋季。同文馆:指翰林院。②西风昨夜回:昨夜西风吹来,吹动书卷。③燕巢留屋角:燕子在屋檐下搭窝,留下屋角的空隙。④蛛网挂墙隈:蜘蛛结网,挂在墙角。⑤边韶:即《南史·范晔传》中的“边韶”,南朝宋末文学家范晔。他为官时曾因懒于应酬而得罪上司,被贬谪到广州任广州刺史。后被召回京,途中遇害。⑥匡鼎来:匡衡,西汉人,以学问和品行著称,曾任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⑦济川才:指能够治理天下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在秋天与同僚们相聚,饮酒赋诗,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写情,尾联抒情。

首联“秋日同文馆,西风昨夜回”,交代了聚会时间和地点。“秋日”点明时令,“同文馆”点明场合,“西风昨夜回”渲染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颔联“燕巢留屋角,蛛网挂墙隈”,用燕子筑巢、蜘蛛织网比喻自己的才华,表达了一种自怜的情绪。这两句诗意虽然平实,却寓意深刻:燕儿筑巢于屋角,蜘蛛织网于墙角,它们都得到了安居之所,然而诗人却无处容身,只能借酒浇愁。

颈联“书任边韶懒,诗惭匡鼎来”,用典自比。“边韶”、“匡鼎”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这里说自己虽好读书,却懒于应付世俗之交,不能像匡衡那样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施展自己的抱负。

尾联“人人皆抱璞,谁是济川才”,直抒胸臆。诗人感叹世人皆怀抱着未被发掘的才能,但却无人能将其发掘出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这里的“济川才”指的是有治国安邦之才的人。

全诗通过饮酒赋诗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