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斝浮菖细,金盘荐术香。
皇龄千万寿,高拱舜衣裳。
【注释】
玉斝:盛放美酒的器皿。
菖:一种草,有香气,可入药。
术:指艾叶等香料。
皇龄千万寿:皇帝长寿万年。
高拱舜衣裳:比喻帝位崇高如古代的舜王。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长寿的端午帖子词。开头四句写端午节时皇帝在宫中用玉斝、金盘来盛放香喷喷的艾叶和菖蒲,以祈求长寿。中间两句说皇帝的寿命像天一样长。最后两句赞美皇帝的德政像舜王那样高尚,他的皇位像高大的舜王那样崇高。全诗歌颂了皇帝的圣明与尊贵。
玉斝浮菖细,金盘荐术香。
皇龄千万寿,高拱舜衣裳。
【注释】
玉斝:盛放美酒的器皿。
菖:一种草,有香气,可入药。
术:指艾叶等香料。
皇龄千万寿:皇帝长寿万年。
高拱舜衣裳:比喻帝位崇高如古代的舜王。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长寿的端午帖子词。开头四句写端午节时皇帝在宫中用玉斝、金盘来盛放香喷喷的艾叶和菖蒲,以祈求长寿。中间两句说皇帝的寿命像天一样长。最后两句赞美皇帝的德政像舜王那样高尚,他的皇位像高大的舜王那样崇高。全诗歌颂了皇帝的圣明与尊贵。
福禄来宜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福禄来宜的作者是:崔敦诗。 福禄来宜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福禄来宜的释义是:福禄来宜:指福气与禄位都适宜到来。 福禄来宜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福禄来宜的拼音读音是:fú lù lái yí。 福禄来宜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6句。 福禄来宜的上半句是: 于以养志。
于以养志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于以养志的作者是:崔敦诗。 于以养志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于以养志的释义是:养志:培养和涵养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于以养志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于以养志的拼音读音是:yú yǐ yǎng zhì。 于以养志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5句。 于以养志的上半句是:边陲晏夷。
边陲晏夷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边陲晏夷的作者是:崔敦诗。 边陲晏夷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边陲晏夷的释义是:边陲晏夷: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晏夷,古时对边远少数民族的称呼。 边陲晏夷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边陲晏夷的拼音读音是:biān chuí yàn yí。 边陲晏夷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4句。
海宇丰阜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海宇丰阜的作者是:崔敦诗。 海宇丰阜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海宇丰阜的释义是:海宇丰阜:指天下各地都繁荣昌盛。 海宇丰阜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海宇丰阜的拼音读音是:hǎi yǔ fēng fù。 海宇丰阜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3句。 海宇丰阜的上半句是:不怠其祗。
不怠其祗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不怠其祗的作者是:崔敦诗。 不怠其祗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怠其祗的释义是:不懈怠其敬畏之情。 不怠其祗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怠其祗的拼音读音是:bù dài qí zhī。 不怠其祗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2句。 不怠其祗的上半句是: 密承慈训。 不怠其祗的下半句是:
密承慈训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密承慈训的作者是:崔敦诗。 密承慈训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密承慈训的释义是:密承慈训:指皇帝秘密地遵从太上皇帝的慈祥教诲。 密承慈训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密承慈训的拼音读音是:mì chéng cí xùn。 密承慈训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1句。 密承慈训的上半句是
前殿奉卮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前殿奉卮的作者是:崔敦诗。 前殿奉卮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前殿奉卮的释义是:前殿奉卮:指在宫殿的前殿向皇帝献上酒杯。 前殿奉卮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前殿奉卮的拼音读音是:qián diàn fèng zhī。 前殿奉卮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10句。 前殿奉卮的上半句是:
龙楼问寝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龙楼问寝的作者是:崔敦诗。 龙楼问寝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龙楼问寝的释义是:龙楼问寝:指皇帝在龙楼之上询问和关怀臣子的安寝情况。 龙楼问寝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龙楼问寝的拼音读音是:lóng lóu wèn qǐn。 龙楼问寝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9句。 龙楼问寝的上半句是
拟韶实伦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拟韶实伦的作者是:崔敦诗。 拟韶实伦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拟韶实伦的释义是:拟韶实伦:指模仿古代韶乐,体现了仁德之序。韶乐是古代的一种高雅音乐,实伦则表示真正的秩序和道德。这句话强调皇帝的音乐行为既模仿了古代的雅乐,又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和秩序。 拟韶实伦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拟韶实伦的拼音读音是:nǐ
舞以象德出自《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舞以象德的作者是:崔敦诗。 舞以象德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舞以象德的释义是:舞以象德:通过舞蹈来象征和体现美德。 舞以象德是宋代诗人崔敦诗的作品,风格是:诗。 舞以象德的拼音读音是:wǔ yǐ xiàng dé。 舞以象德是《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酒再行罢用圣德重光之舞》的第7句。 舞以象德的上半句是:旧章聿遵。
【赏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春帖子词,是作者为皇后閤五首之一。此词以物象比人事,写春意初生,物象俱佳,但春光难久,时序易迁,故用“何处”、“何时”发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构思新颖,用语贴切,意境清丽,富有情趣。 “何处春来早”,起笔突兀,直抒胸臆。“春来”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坤仪物意熙”的议论。“坤仪”,指皇后。“物意熙”,即物象美好、气象和煦之意。“物意熙”三字是全词的关键
【注释】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 其三:皇帝的府第。六首:这是第六首。 今岁韶光好,田闾气象淳。 政平无横赋,粟贱少穷民。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当时诗人任户部尚书,在京城任职。《淳熙六年春帖子词·其三》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以咏史为由,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全诗四句二十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注释】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 其二:皇帝閤六首之一。这是一首应制诗,是宋孝宗在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正月二十八日举行的大朝会后,对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官员写的。 今岁韶光好,年中两见春。——意思是说,今年的春天比往年都好。 馀寒九日在,芳意一朝新。——意思是说,尽管过了冬至,但余寒尚存,所以仍感春意盎然。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九日”正是“立春”的第一天,所以用“馀寒”二字来形容。 【赏析】
【注释】: “淳熙六年端午”: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的端午节。 “皇后閤”:即皇后宫阙,指皇宫。 “玉”(zhòu):一种用白玉或水晶制成的管乐器。 “菰筒翠”:以玉为筒的竹制的乐器,又称玉笛。 “盘金彩缕长”:用黄金、彩线织成的带子长长地绕在笛身上。“盘”是盘绕的意思,“彩缕”是指彩色丝带。 “燕喜”:《诗经·小雅》中有《北山》、《南山》两首诗,都是描写诸侯宴享的情景
【注释】淳熙:宋宁宗年号(1174—1189);光尧:即光宗;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是皇帝徽号,意为“光天昭运,以孝治天下”;六首:指前面六句诗。 【赏析】这首诗是颂美光宗的诗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押平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欲识春回处,君王献寿时。”这两句诗写景,点明春天来临的季节,也写出了春天到来时皇帝献寿的喜庆场面
注释: 淳熙七年,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晴空中的山峰下俯视着碧绿的山泉。山中的岩石依然覆盖着白雪,草木已经萌发出烟雾。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自然风光刻画得淋漓尽致。首句“欲识春回处”,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春天的到来。紧接着,诗人用“晴峰俯碧泉”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致中。然后,诗人又以“岩峦犹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