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本无用,颓然落涧阿。
饥食山顶薇,寒编松上萝。
岂敢怨明时,贫贱固其宜。
原宪乐穷巷,屈平愁深陂。
度量何相越,道在胡速迟。
屈子则已矣,原子有馀辉。
《拟古其五》是明代诗人李以麟的作品,托言东方隐士,实则诗人自咏,借以表示自己平生固穷守节的意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诗题与作者:此诗题为“拟古其五”,属于古代诗歌中的“拟古”体裁,意在模仿古人的风格或行为。李以麟作为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
诗句解读:
- 余生本无用:诗人表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自己的生命本无大用,无需追求功名利禄。
- 颓然落涧阿:形容诗人心境的颓废,像落入山谷一样,无法自拔。
- 饥食山顶薇:描述诗人饥饿时只能食用山顶上的野菜。
- 寒编松上萝:指在寒冷的环境中,诗人只能依靠松树上的草。
- 岂敢怨明时:诗人不敢抱怨当时的社会环境。
- 贫贱固其宜:认为贫穷、低贱是命中注定的。
- 原宪乐穷巷:引用了孔子弟子原宪的故事,表达了他乐于居住在偏僻简陋的地方。
- 屈平愁深陂:屈原被流放至深山,表达了他的忧愁和痛苦。
- 度量何相越:诗人感叹自己的度量与他人不同,难以与他人相提并论。
- 道在胡速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认为真正的道理在于追求而非急躁。
- 屈子则已矣:屈原已经去世,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辈的敬仰。
- 原子有馀辉:比喻诗人自己虽然贫穷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
- 赏析与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坚持自我的信念。
《拟古其五》通过描绘诗人的贫困生活和内心的挣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德和坚毅精神。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