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凉舆稳,山晨气自浓。
寺园逢水断,塔路过烟重。
啄木声穿竹,凌霄色映松。
世欢吾傥泥,那遂此从容。

【注释】

出郭:走出城外。凉舆:凉爽的车子,即轿子。稳:稳定。山晨:早晨的山景或景色。寺园:指寺庙园林。水断:指水流断绝的地方。塔路过烟重:指经过寺院的塔楼,烟雾浓重。啄木声:形容鸟鸣的声音。凌霄:一种植物。色映松:指阳光照耀在松树上。世欢:人间的快乐。吾:我。傥泥:或许被世俗所困。那遂:那就。从容:悠闲自如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诗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知州时所作。首联写自己从城市里出来到郊外,心情很舒畅。颔联写自己在山野中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十分欣喜。颈联描写听到鸟儿的叫声和看到阳光照耀在松树上的情景,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抒发诗人因追求名利而无法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

这首诗以“早兴”为题,描绘的是诗人在初春的一个清晨,离开繁忙的都市,乘着清凉的马车来到郊外,一路上山风轻拂,空气清新,心情舒畅。在山中行走时,他遇到了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比如清澈的小溪、茂密的森林、高耸的山峰以及远处的佛塔等。这些美丽的景物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他也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一方面欣赏自然美景,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被世俗所束缚,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这种矛盾和挣扎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但也更凸显了他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