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诗固无益,损虑更招咎。
技痒搔不疗,铭坐口还又。
出门索朋俦,培我本根厚。
顽石夸琼瑰,朽壤被絺绣。
归来三叹息,谁脱章句囿。
堂堂柱下史,退食燕清昼。
门前车马闹,有客老且瘦。
无求见容貌,话味若饮酎。
从容得句帙,细读前竟后。
令人发深省,咀嚼尽华茂。
要须即所见,快手撤蒙陋。
兰香出深林,着意乌可嗅。

这首诗的作者是陈师道,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含义深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耽诗固无益,损虑更招咎。
    译文:沉迷诗歌固然无益,反而会增加忧虑招致麻烦。
    注释:耽诗,指沉迷于诗歌;无益,指没有益处;损虑,指增加忧虑。招咎,指招致祸患。
    赏析:诗人认为,虽然诗歌可以陶冶情操,但过度沉迷于诗歌会使人增加忧虑,甚至导致麻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2. 技痒搔不疗,铭坐口还又。
    译文:技艺生疏时,我挠头搔耳,但铭刻于心后却又忘得一干二净。
    注释:技痒,指技术生疏;搔不疗,指搔头挠耳无法治愈;铭坐口还又,指铭记在心后又忘记。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在技艺生疏时,虽然努力去学习,但最终还是会忘记所学的内容。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无奈。

  3. 出门索朋俦,培我本根厚。
    译文:出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壮大自己的根基。
    注释:索朋俦,指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培我本根厚,指壮大自己的根基。
    赏析:诗人通过结交朋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根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于个人发展的渴望。

  4. 顽石夸琼瑰,朽壤被絺绣。
    译文:顽石被比作琼瑰,朽壤被绣成锦绣。
    注释:顽石,指坚硬的石头;夸琼瑰,指被比作珍贵的物品;朽壤,指腐朽的土壤;被绣成锦绣,指被装饰得如同锦绣一样美丽。
    赏析:诗人以顽石和朽壤为例,赞美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批判和反思。

  5. 归来三叹息,谁脱章句囿。
    译文:归来后不禁发出三声叹息,谁能脱出身来不受束缚?
    注释:归,指返回;叹息,指发出感慨;章句囿,指受束缚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感叹,表达了自己对于束缚和限制的反感和不满。他认为,只有挣脱这些束缚,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6. 堂堂柱下史,退食燕清昼。
    译文:我像古代的柱下史一样堂堂正正,在清闲的日日夜夜里退朝吃饭。
    注释:柱下史,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记录国家大事;退食,指退朝吃饭;燕清昼,指清闲无事的日子。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状态,展示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于清闲生活的热爱。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观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7. 门前车马闹,有客老且瘦。
    译文:门前的车马络绎不绝,有位客人已经苍老消瘦。
    注释:门前车马闹,指门前车马来往不断;有客老且瘦,指有一个客人已经变得衰老而消瘦。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门前繁忙的景象和自己见到的客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无奈。

  8. 无求见容貌,话味若饮酎。
    译文:我没有要求见他的容貌,交谈就像喝了美酒一样令人陶醉。
    注释:无求见容貌,指不去计较对方的外貌;话味若饮酎,指与对方交谈就像喝美酒一样令人陶醉。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对方交谈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和对于交流方式的偏好。他认为,真正的交流应该超越外貌和形式的限制,达到心灵的沟通和共鸣。

  9. 从容得句帙,细读前竟后。
    译文:从容不迫地找到诗句,仔细阅读直到最后。
    注释:从容得句帙,指从容不迫地找到诗句并整理好;细读前竟后,指仔细阅读直到最后。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整理诗句的过程,展示了自己对于文字工作的认真和专注。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追求。

  10. 令人发深省,咀嚼尽华茂。
    译文:这让人深思反省,细细品味其中的华美之处。
    注释:令人,使……感到;发深省,指引发深思和反省;咀嚼尽华茂,指细细品味其中的华美之处。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于诗句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自己对于诗词艺术的热爱和尊重。他认为,诗词是一种能够引发深思和反省的艺术形式,值得人们用心去品味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