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
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
聒夜有饥鼠,观空无定僧。
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注释】

宿慧安院:在慧安寺过夜。宿,住宿;慧安寺院名;院,寺院。

积淖厌行路,解鞍欣曲肱。疾风穿敝屋,细雨湿青灯。聒夜有饥鼠,观空无定僧。中宵尘累息,山水思填膺。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联写宿宿于慧安寺的经过,二、三两联写夜宿时的情景,四、五两联写夜坐时的情景,末联写夜坐时的感想。这首诗以宿慧安寺为题,而重点却在“宿”,所以一、二两联主要写旅途中的困顿和宿止后的惬意。首联是说:因为路途劳累,车马都不想行走;到了宿处,又觉得鞍辔都成了累赘,只有卸下来休息了。颔联是说:一阵急风吹破屋子,细雨打湿了油灯;这更增加了夜宿时的寒凄之感。颈联说:夜里听见饥鼠叫唤,看着空空如也的僧房,没有固定的僧人可以谈话,因此感到无聊。尾联说:在这样幽寂的环境中静坐,连呼吸都感觉到尘土的气息,想到山间溪水的潺潺声,就感到胸襟开阔。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的是旅途的辛苦,后半部分写的是夜晚的闲适。诗人在描绘旅途辛苦的同时,并没有一味地渲染其艰苦,而是把笔墨更多地放在了夜晚的闲适上,这就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调。另外,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颇具匠心的。他先写“疾风穿敝屋”,然后写“细雨湿青灯”,最后写“聒夜有饥鼠”,这三者虽然都是自然现象,但给人的感觉却各不相同:疾风使人产生一种紧迫感,细雨则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感,而饿鼠的叫声则更让人感到一种孤寂和烦闷,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映衬,使诗人的心境更加显得落寞惆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