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攲。
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注释】:
一、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即皇帝亲自祭祀太庙的日子。
二、先期风雨弥日及夕,即皇帝在祭祀前三天就刮风下雨了。
三、拔木震海窗户俱动转五更,即皇帝祭祀时,大风拔起了树木,大浪涌上了大海,窗户都震动了。
四、喜而成三章,即皇帝高兴的写了三首诗。
五、其二,指《喜雨》这首诗。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中写皇帝祭祀时,狂风大作,山摇地动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还通过皇帝对百姓的关怀,抒发了诗人对于百姓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首联:“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即皇帝亲自祭祀太庙的日子。”
“隆兴”二字,写出了皇帝对国家的关心和爱护;“七月十三日”则明确指出了祭祀的时间。这里,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祭祀的日期和时间,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一个基础。
颔联:“先期风雨弥日及夕拔木震海窗户俱动转五更即止乃行礼时也喜而成三章其二。”
这句诗的意思是:“皇帝祭祀的前三天就开始刮风下雨了。到了晚上,大树被拔起来了,海浪也被掀起来了,窗户都被震动了。天亮的时候,风停了,雨也停了,皇帝才开始祭祀。祭祀的时候,皇帝非常高兴,于是写下了三篇诗,其中第二篇就是这首咏物抒怀诗。”
颈联:“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这句诗的意思是:“皇帝的宫殿虽然宏伟壮丽,但依然让人感到害怕;而普通人家的小茅屋虽然简陋,但也能感受到皇帝的恩泽。”
尾联:“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攲。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阵秋风过后,天空中响起了雷声,大山被吹倒了,房屋被吹垮了。即使是皇帝的宫殿,也让人感到害怕;即使是普通人家的小屋,也能感受到皇帝的恩泽。”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祭祀时的壮观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同时,诗人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