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灯窗密,中年宦海遥。
相看嗟落寞,晚复共渔樵。
已矣耆英会,居然一叶凋。
岂无朋友念,人物叹公朝。
【注释】
- 早岁灯窗密:早年读书时,灯下刻苦攻读。
- 中年宦海遥:中年时期,仕途遥远,远离家乡。
- 相看嗟落寞:看着对方,感叹自己的孤独落寞。
- 晚复共渔樵:晚年的时候,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与渔夫和樵夫为伴。
- 已矣耆英会:已经结束了这个年龄段的聚会。
- 居然一叶凋:竟然只剩下一片叶子凋零了。
- 岂无朋友念:难道没有朋友思念我吗?
- 人物叹公朝:人们感叹您在朝中的日子。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赵汝愚,字昌朝,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但因受秦桧等奸臣排挤,最后以“莫须有”罪名被害。这首诗是他去世后,其子赵汝谠所作。全诗共三首,此为第三首。
首二句写赵汝愚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年青时官运亨通,而到了晚年却只能过着淡泊的生活。“早岁”,指少年时期;“灯窗”,指读书用的油灯;“密”,即勤勉,刻苦的意思;“中年宦海遥”,指中年时宦途遥远。这里既写自己一生经历的起伏,也暗含了对赵汝愚的同情和哀悼。
第三联是写赵汝愚晚年的生活。“相看”,相互看,表示悲凉;“嗟落寞”,感叹寂寞落寞;“晚复”,又;“共”,与……一起;“渔樵”,指渔民和樵夫,此处代指平民百姓。这两句意思是说:我们相互看时,都感叹自己的孤单落寞;到晚年时,又一起过着渔樵生活。这一句既是对赵汝愚晚年生活的描写,又是对他人生遭遇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同情。
第四联的意思是:你终于结束了这个年龄段的聚会(指官场),现在只剩下一片叶子凋落了(指你的生命)。这里用“一叶凋”来比喻赵汝愚生命的终结,表达了对赵汝愚不幸结局的痛惜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朝廷黑暗、排斥异己的无奈情绪。
最后两句是写人们对赵汝愚的评价和怀念。“岂无朋友念”,意为:难道没有人想念你吗?“人物叹公朝”,意思是:人们感叹你在朝中的日子。这两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赵汝愚生前的敬仰和对其死后的哀悼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赵汝愚一生的经历和晚年的生活,表现了他对事业的忠诚和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