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山园好,红尘半点无。
自应成小隐,谁复叹将芜。
香秫五十亩,黄柑二百株。
何必随俯仰,归去亦良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其内容如下: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其八
为爱山园好,红尘半点无。
自应成小隐,谁复叹将芜。
香秫五十亩,黄柑二百株。
何必随俯仰,归去亦良图。
注释:
- 次韵:指对原诗或前人作品的和作或仿作,这里指苏轼回应外舅黄虞卿的作品。
- 外舅:对外祖父的称呼,这里指的是苏轼的母亲的兄弟,即他的姨父。
- 爱山园好:意指喜爱山间园林的美好。
- 红尘半点无:红尘,佛教用语,指世间尘世;无,没有。意指在山林中远离红尘,没有任何世俗的烦恼。
- 自应成小隐:应,应该;小隐,隐士,隐居生活。意指自己应当选择隐居的生活,远离尘世纷争。
- 谁复叹将芜:谁,指那些感叹世事无常的人;芜,荒废、凋敝。意指那些感叹世事无常的人不会再有感叹了,因为山林中的一切都已经恢复原样。
- 香秫五十亩:指种植的高粱田有五十亩。
- 黄柑二百株:指种植的黄柑树有二百株。
- 何必随俯仰:随,顺从;俯仰,低头看天,形容人的地位高低。意指不必过于在意地位的高低,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归去亦良图:归去,回到山林;良图,美好的想法。意指回到山林中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里可以过上宁静而美好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黄虞卿的《爱山园好》八首中第八首的和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表达了自己愿意远离红尘纷扰,过上隐居生活的愿望。同时,他也对友人的热爱山林的情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