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得入如来室,心镜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镜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诗句释义
“我公得入如来室”: 这里的“我公”指的是曾协,他得以进入如来的佛室,意味着获得了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如来”在佛教中是佛陀的尊称,这里用以象征极高的精神境界。“室”则代表一个清净、神圣的空间,比喻心灵的净土或修行的场所。
“心镜常明不用磨”: 心镜指的是内心的映像,如同镜子一样清晰反映内心世界。“常明”表示这种反映是始终明亮的,不受外界尘埃的影响。“不用磨”则是指无需外界的打磨或修饰,即自我内在的纯净与光明无需外部力量的介入也能自我显现。
“好倚悬崖结趺座”: “结趺座”是指在悬崖上坐禅的姿势,这是一种禅宗中常见的修行姿态。“倚”表示依靠、依止的意思,说明曾协愿意借助自然的悬崖作为修行的工具和场所。这里的“趺座”象征着静心修炼和内省的状态。
“任从来者问云何”: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开放和自由的心态。“从来者”可以指任何来访的人,“问云何”则是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这反映了曾协对于来访者好奇或疑问的态度,他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不拘泥于形式或框架。
译文
我公得到入如来室,心中之镜常明无须研磨。喜欢靠在悬崖上坐下打坐,任由过往之人询问如何?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曾协对于心灵净化、自然和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通过描述自己如何接近如来的佛室、保持内心的清明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修行的灵感,诗人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同时,诗中的问答形式也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和交流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与诗人的思想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