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宽平似有功,笔端重睹建安风。
邦人竞劝金钟釂,愿见君侯圣一中。
【注释】
①宽平:宽厚。②有功:有功劳,此指文治武功。③建安风:指汉末曹操的文学成就,曹操是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④邦人:一国之人。⑤金钟釂(chí):酒器名。⑥君侯:对人的尊称。⑦圣一中:圣明公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当时苏舜钦任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他与张方平、梅尧臣等人同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诗中的“侍郎”即张方平的官职。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为第一联;中间六句为第二联;后两句为第三联,结构整齐严谨。首句“不但宽平似有功”,以“宽平”二字开篇,既点出其人,又点出了他为人的特点。这一句既是对张方平的赞美和肯定,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他的期待。
“建安”一词,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意是指东汉末年曹操在北方建立的政权,但在这里它却用来比喻张方平的文治武功,这是对张方平最高的赞誉。
接下来的两句,“邦人竞劝金钟釂,愿见君侯圣一中”,则是对张方平人品的赞美,意思是说,他的政绩让老百姓争先恐后地举杯相庆,都盼望着他能做出更加杰出的业绩来。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它所蕴含的深意却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它通过对张方平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期望。其次,它通过对张方平人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其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赞赏。最后,它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