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纪天孙谪堕时,浪言能致古宣尼。
只今天上秋宵短,莫近鸡星听喔咿。
注释:是谁记录天宫的织女谪降到人间的时候?她曾经夸口能够招致古代的孔子。现在天上的秋天已经很短了,不要接近牛郎星听它喔咿的声音。
赏析:此诗作于元代至顺二年(1330年),和粹伯是诗人的朋友,他们一同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在游览中,他们欣赏了许多自然风光。这首诗是和粹伯游览庐山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谁纪天孙谪堕时”,诗人首先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开篇,天宫的织女被谪落到凡间,这是中国古代流传甚广的故事,人们常把织女与七夕联系在一起。这里用“谁纪”一词,表示诗人对此并不陌生,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下文。这里的“天孙”指的就是织女,“堕时”则是指她在人间的生活状态。
颔联“浪言能致古宣尼”,诗人进一步展开议论,认为织女虽然被谪到人间,但她依然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能够招致古代的圣人孔子。这里的“浪言”可以理解为夸张的说法,表示诗人对织女的赞美和信任。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智慧的高度认同和尊重。
颈联“只今天上秋宵短,莫近鸡星听喔咿”,诗人再次回到现实生活,感慨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这里的“只今”表示当前的时间,而“天上秋宵短”则是指天空中的星星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让人感到时光飞逝。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尾联“莫近鸡星听喔咿”,诗人以反问的方式结束全诗,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过于沉迷于世俗之事,而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鸡星”可以理解为指鸡鸣报晓的星辰,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要及时把握光阴。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