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国洋洋颂借留,二年高廪趁时收。
可能万物尽吐气,邦伯人人元道州。

【注释】

入国:进入某国。洋洋:广大的样子。颂借:赞美、借用。留:指留住、保留。二年:指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任江陵(今属湖北江陵)司马时。高廪:指粮食丰足。趁:利用。万物:泛指百姓。吐气:吐故纳新。邦伯:指地方长官。元道州:作者任永州(今湖南零陵)刺史时的别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公元728年(唐玄宗开元六年)春天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的第二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任职期间政绩的高度赞许。

“入国洋洋颂借留”,首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即赞扬友人政绩。“洋洋”一词,形容功绩宏大,如水势浩大一般,用在这里,既表现了友人治绩之广博,又突出了其声名之远扬。“颂借留”三字,则巧妙地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之情,并流露出一种溢于言表的喜悦情绪。

“二年高廪趁时收。”这一句紧承上文而来,继续描绘着友人政绩的辉煌。这里的“高廪”是指储存的粮食充足,而“趁时收”则意味着利用时机将粮食收入仓中。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友人在经济方面的卓越成就,还进一步强调了其政绩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誉与期望。“可能万物尽吐气,邦伯人人元道州。”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治理下的百姓生活的美好想象。他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的生灵都将得以释放其内在的活力,而地方官员也将以道德为准则,秉持正道而行。这种美好的愿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政绩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