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甘灰冷竹窗前,那意移来近绣毡。
唯有幽人一寒暑,闭门高卧雪深天。
【注释】
拥炉:抱着火炉。竹窗前:竹子编的窗户,这里指室内。灰:炭灰。冷:指室内温度较低。那意:这情趣。移来:转移过来。绣毡:用丝线编织而成的地毯,这里指地毯上铺的垫子。幽人:清闲的人,隐士。一寒暑:一年中寒冷的季节。闭门高卧雪深天:关上房门,躺在雪地中的被褥里。
【赏析】
这首《拥炉》诗写一位隐士在严冬时节,抱着火炉而坐,以抒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首句“已甘灰冷竹窗前”,诗人点出“拥炉”的缘由,是已经耐得竹窗前的寒冷了。“甘”字说明隐者已习于苦寒,不再感到畏惧与不适了。次句“那意移来近绣毡”则写出了“拥炉”的目的,是为了取暖和舒适。“移来”二字暗示着诗人的主观愿望,而“近绣毡”则具体描绘了这一愿望的实现。“绣毡”为丝线编织而成,质地柔软,暖和舒适,足以抵御严寒。
三、四句“唯有幽人一寒暑,闭门高卧雪深天”。诗人进一步描写自己如何度过漫长的寒冬。“惟有”一词表明诗人独处时的孤独感与清冷。只有这位清幽之人,才能忍受一年的严寒。“闭门高卧”一句形象地刻画出诗人闭关自守,高枕无忧的生活状态,“闭门”既表示他不愿与世人往来,也表现出他对世俗的超然。“高卧”则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心境,他宁愿这样安闲地躺着,也不愿去管世事纷扰。“雪深天”更增添了一层清高脱俗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卧,仿佛与世隔绝。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严冬时节拥炉取暖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清高孤傲、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冬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