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缩地海东偏,灵岳分来不计年。
几见彩云争照日,真疑仙掌欲擎天。
依稀故国松千尺,迤逦前山石一拳。
四面开轩看不足,老僧时立碧溪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以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语言,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加以赏析,最后回答题目要求的问题。

此诗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诗人在欣赏眼前美景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何人缩地海东偏”,这一句的意思是:是谁把五峰山从东海之滨移到了这里?这是写自己对五峰山的眷恋之情。“灵岳分来不计年”,这一句的意思是:那灵岳自从分出以后,不知有多少年了!这句也是表达了诗人对五峰山的眷恋之情。“几见彩云争照日”两句意思是:你看见那彩云在争着给太阳照明吗?这一句是说,五峰山的景色是多么美丽动人啊!“真疑仙掌欲擎天”是说,真像是仙人手掌要撑住天空一样!“依稀故国松千尺”,这一句是说,我仿佛看见了故乡的千年古松。“迤逦前山石一拳”是说,那连绵的前山就像一拳头那样矮小。“四面开轩看不足”,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四周的风景都显得如此美好,他无法用眼睛去细细观赏,只能远远地眺望。“老僧时立碧溪前”是说,我这个僧人不时站立在碧绿的小溪旁。

【答案】

【题解】

五峰山位于浙江新昌,有五峰耸立如笔架而得名,与天台山隔江相望。这首诗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游五峰山后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译文】

何人把五峰山从东海之滨移到了这里?灵岳自从分出以后,不知有多少年了!你看见那彩云在争着给太阳照明吗?我仿佛看见了故乡的千年古松。那连绵的前山就像一拳头那样矮小。四周的风景都显得如此美好,我无法用眼睛去细细观赏。我时常站在这里欣赏眼前的美景。

【注释】

题:题咏。

何人:谁。

缩地海东偏:指五峰山从东海之滨移到了这里。

灵岳:指五峰山。

争:竞争。

仙掌:传说中仙人的手杖,这里借指山峰。

迤逦:延伸。

碧溪:指五峰下的溪水,因水色碧绿而得名。

【赏析】

此诗前四句是写作者对五峰山的热爱与怀念,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在五峰山流连忘返之情。首联直抒胸臆,点出五峰山的位置和来历。颔联以彩云竞照为喻,赞美五峰山的自然风光;颈联则以松柏参天比喻五峰山的险峻。尾联写出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