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酒重阳泛菊英,此时应得到家庭。
奔趋试席虽深贯,囚锁文闱苦未经。
梦入故园时栩栩,愁侵衰鬓欲星星。
评文赖有金闺彦,敏手从来号震霆。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樽酒重阳泛菊英,此时应得到家庭。”以重阳赏菊起兴,点出题旨。诗人在重阳节时宴席上举杯饮酒,泛着菊花的芳香,这时应该回到家里去看望家人。这里用典,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而重阳节正是菊花开放的时节,诗人用此意表明自己有回家看家之意。中间两联“奔趋试席虽深贯,囚锁文闱苦未经。”写应试之人的艰辛。诗人借“囚锁”一词暗喻科举考试的艰难,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不满。尾联“评文赖有金闺彦,敏手从来号震霆。”写评阅文章之难。诗人以“评文”为题,旨在表达他对当时科举制度的看法。他认为,评判文章的好坏全凭那些出身于金闺(指豪门世家)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聪颖和敏捷才思来评断文章的好坏。尾联又以“敏手”二字点出“评文”,并巧妙地借用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雷”(见《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进一步强调了评文之难。这两句诗与前面的两联连缀起来,共同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批判之情。
【答案】
(1)樽酒重阳泛菊英,此时应得到家庭。
译文:重阳佳节登高饮洒赏菊花,这个时候应当回到家里看望亲人。
注释:樽酒:酒杯。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菊英:即秋菊,古人常以之为节令的象征。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写重阳时节饮酒赏菊的情景,点明题目中的“重阳”二字,暗示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归心似箭。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悲愤。
(2)奔趋试席虽深贯,囚锁文闱苦未经。
译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奔波忙碌,虽然身经百战却仍然未能中第。
注释:奔趋:奔走赶考;试席:科举考试考场;文闱:科举考试的考场;经:通过、经过;未:没有。
赏析:此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不满和悲愤,同时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3)梦入故园时栩栩,愁侵衰鬓欲星星。
译文:梦见家乡时,我仿佛栩栩如生地回到了家乡;忧愁侵扰着我那已经衰老的鬓发。
注释:栩栩:形容人或动物活泼的样子。
赏析:此联描写梦境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4)评文赖有金闺彦,敏手从来号震霆。
译文:评价文章需要倚仗那出身金闺的贤能之士,他们的聪明才智犹如雷霆万钧。
注释:评文:评定文章的优劣。金闺:指富贵人家;彦:有才德的人。震霆:形容人的才华出众,如雷霆般威猛。
赏析:此联以“评文”为题,旨在表达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的看法。作者认为科举选拔人才的方式并不公正合理,他希望出现像李太白那样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来担任评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