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散知非济世贤,一官明道又逾年。
真人上界官都足,甘向尘寰作散仙。

《书怀二首 其二》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通过描述个人遭遇与志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现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与无奈,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句释义

樗散知非济世贤

  • 成语解析:樗(chū)散指庸才,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知非济世贤意为知道自己并非真正的贤者。
  • 关键词注解:樗散(庸才),济世贤(真正的贤者),知非(自知)
  • 注释:诗人自我评价为庸才,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贤者。

一官明道又逾年

  • 成语解析:一官明道指的是在一个小官职上能够贯彻自己的理念。越年表示过去一年。
  • 关键词注解:一官(小官职),明道(贯彻理念),逾年(过去一年)
  • 注释:诗人在一个小官职上努力贯彻自己的理念,已经过去一年。

真人上界官都足

  • 成语解析:真人指真正的修行者或仙人,上界指天界。
  • 关键词注解:真人(修行者或仙人),上界(天界),官都足(足够)
  • 注释:诗人认为在天界的修行者或仙人的职位已经足够。

甘向尘寰作散仙

  • 成语解析:甘意为愿意,向意为到,尘寰是人间的意思。
  • 关键词注解:甘向(愿意),尘寰(人间),散仙(道教中的仙人)
  • 注释:诗人愿意放弃世俗的身份,做一个逍遥自在的仙人。

译文

樗散知非济世贤,一官明道又逾年。
真正的修行者/仙人在天界的职位已足够,甘心在红尘中做散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现实处境,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自认为是庸才,却仍在小官职上努力贯彻理念,表现出他的坚持和执着。同时,他也意识到在天界的修行者或仙人的职位已经足够,因此决定放弃世俗的身份,成为一位逍遥自在的仙人。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现实。整首诗情感深沉,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