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回睇万松横,祇隔浮云几万层。
八月秋风明月下,天池池上看天灯。

【注释】

《自庐山归城赋四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七绝诗。其中第三首为:入城回望万松横,祇隔浮云几万层。

八月秋风明月下,天池池上看天灯。

【赏析】

“入城”,是说诗人从庐山返回城中。此句点题,说明作者从江西庐山回到京城。首句写诗人离开江西时的情景,“回望”二字,表明诗人在离开江西后,又回过头来看庐山。“万松”,指庐山的松树很多。这两句是说诗人离开江西后,又回过头去看那横卧着的万松。

“祇隔浮云几万重”,意思是离山很远,只隔了一层薄薄的浮云。这是说庐山很高,山上云雾缭绕,远看像是隔着好几重浮云,实际上离庐山还很近。

次联写诗人登上山顶,看到山下的景物:

“八月”,即农历八月。“秋风”,指秋天的风。“明月”,指明亮的月亮。“天池”,指天上的湖泊。这两句是说当八月秋风明月之夜,诗人登上山顶,看到了天上的湖泊和下面的万松。“看天灯”,是说诗人看到天上的灯火,以为是天上的星星。这一句是说诗人看到天上的灯火,以为是天上的星星。

尾联写诗人下山时看到的景象:

“天池”,指天上的湖泊。“看天灯”,是说诗人看到天上的灯火,以为是天上的星星。这一句是说诗人看到天上的灯火,以为是天上的星星。

【创作背景】

苏轼因作诗“谤讪朝廷”而被捕入狱,受尽酷刑,最后被贬到黄州。苏轼在黄州住了四年多,期间多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东坡等名胜古迹,写下不少诗篇。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所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