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辅何为者,当年唱不应。
名随诗石在,附骥两青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即可。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前四句写岑参当年在长安时以“边功”著称,与王之涣、高适齐名,但因事败而遭贬,后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第五句写岑参被贬后,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希望朝廷重用贤能人才。末两句写岑参被贬后仍然关心国事,希望朝廷重用贤能人才。

【答案】

①岑参(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安西节度使封常青幕府掌书记。②“何为者”,做什么的人?“唱不应”:指岑参在长安做翰林学士期间,曾参与朝政议论。③“两青蝇”,比喻佞臣小人。④“附骥两青蝇”:意谓自己虽不如王之涣、高适那样有名,但也不能被那些奸邪小人所左右。⑤赏析:岑参和王之涣、高适一样,都有过边塞生活经历,都曾在长安做过翰林学士,都曾得到皇帝赏识,都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岑参被贬后,仍念念不忘国事,时时关注朝廷用人,希望能得到重用,所以诗中说:“名随诗石在,附骥两青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