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翁妪贺年华,不道行人亦念家。
可是浮名能挽我,杖藜元日度仙霞。
仙霞道中
村村翁妪贺年华,不道行人亦念家。
可是浮名能挽我,杖藜元日度仙霞。
【注释】
①仙霞:山名,在今浙江江山县境内。②翁妪(yù):老人和年轻妇人。③浮名:虚名。④杖藜(lí)(chí):拄着拐棍。⑤仙霞:山名,在今浙江江山县境内。⑥翁妪:老人和年轻妇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仙霞山时的即兴之作,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开头两句“村村翁妪贺年华,不道行人亦念家”,描绘了春节期间山村的热闹景象。村民们忙着拜祭先人,欢庆新春佳节,而诗人自己却远离家乡,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孤独而感到寂寞,反而对家乡充满了深厚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翁妪”指的是村里的老人们,他们虽然忙碌于拜祭活动,但内心依然牵挂着亲人。而“行人”则是指那些外出求学或谋生的人。尽管他们身在异地,也难免会想念家乡和亲人。这两句通过对山村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接下来两句“可是浮名能挽我,杖藜元日度仙霞”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他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并不能留住他的心,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所以,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毫不畏惧。这句中的“浮名”指的是世人追求的名利、地位等虚名,而“杖藜”(chí)则是古代的一种拐杖,常用来表示老年人的形象。诗人用“杖藜”来形容自己,既表明了自己的年龄,又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而“度仙霞”则是指他沿着山路前行,穿越险峻的山岭,最终到达目的地。这里的“仙霞”指的是仙霞山,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旅途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山村的热闹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写和对名利观念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独立自主、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