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烈日夏畦耕,仙家九转丹灶成。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
大旱赤地金将流,火炎昆冈玉石休。
六月王师万貔貅,丛坐毡帐袭重裘。
邻人延烧已焦头,未如三伏行南州。
注释:
- 农夫烈日夏畦耕,仙家九转丹灶成。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农夫在大热的夏天在田里劳作,神仙在丹房中炼制仙丹;侍女们在厨房煮食物,飞蛾在火上扑腾,鸡被烹饪;水塘如同火炉,城墙如同火焰,不如三伏天的南方炎热。六月王师在战场上,士兵们穿着厚重的皮衣。邻居们的房子已经被烧毁,但还比不上三伏天的南方炎热。
- 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大旱赤地金将流,火炎昆冈玉石休。
池塘变成了火炉,城市成为了火场,没有比南方的炎热更加炎热了;干旱使得大地一片赤色,金子都熔化了,石头都融化了,树木也都被烧焦了。
- 六月王师万貔貅,丛坐毡帐袭重裘。邻人延烧已焦头,未如三伏行南州。
六月的军队像狮子和老虎一样勇猛,战士们坐在帐篷中,穿上厚厚的皮衣;邻居的房屋被烧毁,他们都已经焦头烂额了,但还没有比南方的炎热更加炎热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南方炎热的诗篇。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把南方的炎热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有农夫、仙家、侍女等不同的角色,还有战争、洪水、火灾等不同的场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态感和紧张感。同时,诗人通过对炎热的描述,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