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声未落鸟声愁,笋发花开涧水流。
还对春风惊节物,漫思野老傍林邱。
古人得道多深隐,贤守知名贵早收。
林下频过君莫怪,自看骨相匪封侯。

【注释】

次韵奉酬:即用原诗的韵,作一首和答诗。

猿声未落:猿猴啼叫声尚未停息。

鸟声愁:鸟鸣声也带有忧愁。

笋发:竹笋长出。

花开:花朵开放。

涧水流:山涧流水潺潺。

春风吹物:春风拂动着花草树木。

惊节:使节令提前。

漫思:随意地想。

野老:指隐居不仕的隐士老者。

林邱:山林中的小丘。

古人得道多深隐:古时有修养的人往往隐居山林,以求高深的道理。

贤守知名贵早收:贤能的君主早知人才而收纳他们。

林下频过:常在林中走过。

君莫怪:别责怪我。

自看骨相:请看看我的骨骼。

骨相:骨骼的形态。

匪封侯:不是因受封赏而为官。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对友人的赠答之作,以咏物抒怀为特色,借物言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又回到题意。全诗意境清幽,格调高雅,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猿声未落”句,点明季节和环境,为下面的写景作了准备。猿鸟的啼叫,是自然界的声音,但诗人在这里却赋予它一种象征意味,表示时光流逝的感喟。

“笋发花开涧水流”二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春天来临,万木复苏,竹林里的竹笋破土而出,鲜花竞丽争艳,山涧之水潺潺流淌。这几句写景,清新明快,充满生机。

“还对春风”句,是全诗的重点。“还”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态。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诗人并不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之中,而是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已到了暮年,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惊”,是惊喜、惊讶的意思。诗人面对自然美景,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漫思野老傍林邱”。“漫”,随意,任凭。“思”,这里作动词用,表示思考之意。“野老”即隐居山林的老者,“傍林邱”即在树林小丘旁闲步。这句的意思是说,随意地想,就想到那山林间的隐者的身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古人得道多深隐”三句,是全诗的中心部分,也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地方。“古人得道多深隐”一句,表明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人生态度。古代有修养的人往往选择隐居,以追求人生的真谛。“贤守知名贵早收”,意思是贤能的国君很早就能够认识并吸纳人才。“早收”,即及早地识别和吸纳人才。“林下频过”四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赠答之辞。“君莫怪”,意思是你千万不要责怪我,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自看骨相”一句,是说请你看看我这副骨头的形状吧!这实际上是说,我并不是贪图官爵之人。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情怀。

整首诗写得含蓄蕴藉,语带双关。诗人以写景起笔,引出对朋友的思念。然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怀念。最后归结到自己对官职的看法上。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