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堆绿菜花黄,一簇人家古道傍。
酒熟不妨邀里巷,年丰赢得事农桑。
世情只说宦游好,客里那知归兴长。
我有平生蓑笠在,钓丝何日理斜阳。

玉山道中时赴掌故之命诗意描绘与人生感悟

  1. 诗词原文
    麦苗堆绿菜花黄,一簇人家古道傍。
    酒熟不妨邀里巷,年丰赢得事农桑。
    世情只说宦游好,客里那知归兴长。
    我有平生蓑笠在,钓丝何日理斜阳。
  2. 译文注释
  • 麦苗堆绿菜花黄:形容田野景象生机勃勃,麦苗翠绿,菜花金黄。
  • 一簇人家古道傍:指村庄坐落在古老道旁,形成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
  • 酒熟不妨邀里巷:意味着村里人可以邀请到家中共饮美酒。
  • 年丰赢得事农桑:因丰收而得以从事农耕劳作,享受丰收的喜悦。
  • 世情只说宦游好:世俗普遍认为出外为官是最好的选择。
  • 客里那知归兴长:在旅途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归乡之情。
  • 我有平生蓑笠在:我拥有一生的蓑笠(渔夫用具),随时准备投身大自然,享受钓鱼的乐趣。
  1. 赏析
  • 诗歌开头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田野画面。通过描写麦苗、菜花等元素,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接着通过“一簇人家古道傍”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平和与美好。
  • “酒熟不妨邀里巷”表达了诗人对邻里之间交流互动的珍视,体现了乡村社会的一种和谐氛围。
  • “年丰赢得事农桑”则进一步强调了农耕的重要性,以及丰收所带来的满足和自豪感。
  • 诗中的“世情只说宦游好”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即追求仕途是人们的主要目标之一。
  • “客里那知归兴长”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即使在漂泊他乡的日子里,内心依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 最后一句“我有平生蓑笠在”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肯定和自信,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应是在宋代的一个特定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人纷纷寻求仕途发展,而诗人裘万顷则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隐居乡村,享受田园生活。
  • 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表达,诗人裘万顷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群体中的一种文化倾向和社会心态。
  • 这首诗的创作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1. 人物评价
  • 《玉山道中时赴掌故之命》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受到了广泛赞誉。
  • 该诗的成功在于它成功地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真实而动人。
  1. 历史影响
  • 《玉山道中时赴掌故之命》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后人传颂不衰,被视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 该诗对后世文人的影响颇深,许多诗人在创作中都受到其启发和借鉴,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和繁荣。
    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宋朝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之一,为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